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張賀榮創作展》2012/05/05~2012/06/21



《張賀榮創作展》
展覽時間:2012/05/05~2012/06/21
開幕茶會:2012/05/13  PM  5:00







醍諾藝術空間
地址:桃園市泰昌三街193號
開放時間:AM 10:30 ~ PM 9:30
聯絡電話:0937586598    (03)2208087
信箱:tingno.space@gmail.com

張賀榮簡歷


初夏



初夏2


張賀榮

最高學歷 : 台北藝術大學 造形研究所畢   
次高學歷 : 台灣藝術大學 美術系畢
五常國中美術資優班兼任老師.台北市立建安國小美術資優班兼任老師.
羅東社區大學玻璃藝術運用講師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會員
2008台北藝術大學版畫與玻璃之運用研習-講師
2007台北藝術大學平版與打樣機之運用研習-助理講師
      2011教育部人文教學深耕計畫新北市榮富國小、新北市坪林國小、宜蘭縣東光、宜蘭國    中等研習講師
  
展覽經歷

   2011 不謝-張賀榮創作個展                       岩筆模展
   2011 台灣-韓國:國際版畫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博物館展
   2009 台北縣美術家大展
   2008 上海、杭州緣圓美術館展  台灣 Formosa)版畫藝術展
   2007 記憶的位移                   千活藝術中心創作個展
   2006 全國青年版畫                        關渡美術館聯展
   2005 國父紀念館 徳明畫廊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全國版畫展
   2004 日本町田市立國際美術館                  海外交流展
   
獲獎紀錄

   2008 全國版畫展                         
   2007 中華民國第22屆版印年畫              
                日本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               
                12 屆國際版畫暨素描雙年展         
   2006 中華民國第21屆版印年畫              
   2005 第十七屆全國美展版畫類               
   2004 獲文建會青年繪畫國美館典藏           
   2003 獲文建會青年繪畫歷史博物館典藏               
         2001 台北縣美展 版畫類                  大會獎





conbition


shopping-2


傲-1


慶豐年年畫


春風


晚禱


浮線1


浮線2


生變


老人1


老人2


老人4


老人5


花逝愛


薑田1


薑田2


透天厝


那條線2


鋪草





醍諾藝術空間
地址:桃園市泰昌三街193號
開放時間:AM 10:30 ~ PM 9:30
聯絡電話:0937586598
信箱:tingno.space@gmail.com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凝視》2012翁明崖創作展 2012/03/18~2012/05/02


《凝視》2012翁明崖創作展
展覽時間:2012/03/18~2012/05/02
開幕茶會:2012/03/18   PM  5:00



夏日,在藍天、白雲及驕陽的映襯下,騎著機車在山巒起伏的公路,在滿是金黃稻田及花海的縱谷,在廣袤無邊的太平洋的海岸公路上遊移,觀看著大自然景物的更迭變化,視域在旅行之中開啟了另一個面向。創作上因旅行之故開始從先前自我內在探索轉移到對大自然的人事景物的觀照,是另一新的創作的開展。
旅行,是帶著一種有別於平日的心情與感受而行的,於是,旅行當中的人、事、景、物變得異於往常。
當身體在山巒起伏的公路上移動,看著綠色山形線條之上那藍色天空與白雲間的飄移變化,望著遠方海平面上那廣袤天空與深邃不可測的大海兩相呼應,海天的景色變化隱含著一種心象的映射;旅伴在海天盡頭的夕陽照映下,映射出那臉龐的優美弧線,在那見不著五官容顏的角度下,更顯出那隱約迷人的美感;佇足田野阡陌間凝視著花草植物,其造形姿態與色彩的變化,隱約之中召喚出生命的意象;凝視著花朵的美麗造形姿態與色彩的斑斕變化,映照出生命的美麗與時間流逝的淡淡哀愁,是大自然的生命意象亦是自身情感經驗的生命觀照。

文.翁明崖









醍諾藝術空間
地址:桃園市泰昌三街193號
開放時間:AM 10:30 ~ PM 9:30
聯絡電話:0937586598    (03)2208087
信箱:tingno.space@gmail.com

陳沛逸創作自述與簡歷

犬儒2005  油畫畫布 130×97 cm



        「犬儒」一詞最早出現在希臘古代,當時有一群哲學家被稱為犬儒學派(Cynics),因為他們的生活自由如犬,漫行乞食,不受文化傳統約束。他們認為德行是至高的善,其本質是自我克制和獨立獨行 。但是現代的「犬儒」卻普遍被人認為是一群對於這個世界,採取一種消極、疏離、無力、失語、軟弱的應對態度的人。筆者發現,大部分人似乎對於這個亂糟糟的世界有一種無力感,才會與這個世界保持距離,擺出「既然我不可能改變世界,那麼就算世界發生什麼事,也與我無關」的消極姿態。
        在《犬儒二○○五》圖中文字為:「犬儒二零零五年 食無味 食無胃 食無位 食無為」,筆者希望以文字內容影射現代人普遍淪入的「犬儒」式生活,在夜黑月圓的心理空間裏,「犬儒」縮退在自我封閉的一角,啃食著「食而無味」的熱量食物,而且了無「位置」可以容食、容身,似乎對現世的不滿產生強烈鄙視之意味。  
        筆者運用人與物組合而成的圖像的象徵寓意,並透過文字的功用深化情感、意象與意境,使繪畫內容更具有可?述性與暗示性,期望讓文字書寫樣式與圖像結合,創造出新的平面繪畫形式、視覺美感與意象情境。


 花美  油畫畫布木板 130×97 cm



「肉體發亮的時候,靈魂才看得到四周。……」
                                   -- Feidao Cogito

        現實苦難的逃脫與人生美夢的嚮往是愛情迷人之處,而追求心靈忠誠伴侶的心理需求,與生物本能的生理訴求,結合成為真愛追求者最強大的驅策力。
        筆者認為,愛情的完整,必須落實到複雜多變的人心,與物質性的肉體之愛上面,尋找到身、心、靈相互契合的對象。個人曾經在兩個獨立個體交融間,無分彼此地感應到身心靈合而為一的體驗之境,以為成就了愛情的甘美、純真、崇高,完成了筆者對愛情的渴慕。
        以「圖文集」的表現形式,在畫面結構上以男女人體與子宮皺折影象交疊,並選用高彩度的暖色調,試圖作出昏黃柔軟的氛圍,希望能暗示出男女間身心靈結合的狀態,脫離現實世界,生命力的解放如入母體內的子宮之中;圖像上方以自作詩文:

「滋長在你子宮的折皺,
流瀉的裸肢,
心飛情柔的火光,
靈魂交合,
看我奇怪的天空睜大雙眼,
我倆,整個世界的花美。」

       將其錯落書寫的文字區塊置放在畫面左上方,以穩固畫面結構。筆者也希望透過「圖文交感」的作用,創造出夢幻迷離意象情境與新視覺美感,引起觀者的想像與感受,重新投影出超越本能感官慾望的「精神愉快」,激發觀賞者的共鳴與感應,進而共同思考我們每個人所面對的「人生課題」。



逸樂境  油畫畫布木板  245x115  cm 


媽媽!媽媽!     油畫畫布  117x91 cm 


        筆者於六年前就讀於北藝大時,家父染病遽逝,舉家頓失所依,所幸家母奮力維護家業,讓筆者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大學學業與藝道追尋。藝術深度關乎創作者深刻的生命體驗與美感經驗,筆者感懷當時家母含辛茹苦的始終付出,遂以家中場景與全家福照片,加上慈母各種勞動影象的交疊描繪,用以記憶當時的光景與心境。


漆黑中的輕聲細語  油畫畫布 162×97 cm 



以自身深刻的愛情體驗為內容,筆者曾經歷一段男女雙方不公開的戀情,彼此皆能在心靈契合間找到自身的存在,但最後結束於現實困境。在《漆黑中的輕聲細語》裏,筆者藉以灰藍色的海潮波紋,希望能畫出戀人間的柔情蜜意有如漆黑寂靜中的低語繚繞,而畫中女子眼神中的光亮希望能隱喻出戀人間彼此關切與致意的眼眸,有如徐志摩在<偶然>中所云: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再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筆者以為,若沒有意識的長流,又何必走入「忘川」 ,有暗海的相逢,才有交會的光亮。筆者選擇用橫向型的海景尺幅,利用海潮波紋與黑暗微光中女子表情的前後空間穿透性,希望傳達暗示出愛情中細膩、深遠而又讓人難以捉摸的「感情之境」。



 大道之行何止足  油畫畫布 162×130 cm  2006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語出於《禮記.禮運》 篇,意思是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筆者取其「大道之行」並加上自己所創的「何止足」,成為「大道之行何止足」,它的意思是:「我們辛苦的走著,正確的道路應該往哪?什麼時候才可以停下腳步,發現自己。」
        筆者在《大道之行何止足》的表現理念裏,運用了「角色」的象徵意義來影射現代「大道之行」之下,人成為了生活而生活的「勞動者」。
        人生個階段不同的角色,多半是不由自主的。心智的普遍發展經過無能、幼稚、淺薄、偏激、成熟、精明、世故、衰敗、僵化到枯萎,再加上客觀環境 ( 文化、習俗、時代風尚……等 ) 的種種因素,大多數個體充當了主客觀因素合寫的「人生劇本」中派定的角色,而難以超脫。這種「人生角色」的既定性對筆者產生極大的無奈與焦慮感,筆者觀察生活週遭的人,發現大部分人總是努力為其所處角色地位的偏見與私心狡辯,這正是人生荒謬、煩惱與痛苦的源頭。
      《大道之行何止足》的畫面裏,出現一名婦女的背影,她是「媽媽」的「人生角色」象徵,她的腰部間出現兩隻小手(那小孩可能是「媽媽」以後一輩子裡重要的希望,因為有小手,才有「媽媽角色」的重要)緊緊抓住因為步入中年而開始呈現肥胖的臀部,媽媽背影坐在摩托車上騎向前方,但看不到道路盡頭,摩托車似乎「失重」地即將倒向道路路標旁的黑暗空洞,這些形象在畫面上形成一種詭異、生硬、不安的感覺意象,生怕抱住媽媽的小孩連同母親掉入的黑洞陷阱之中。



 勞動者   油畫畫布162×97 cm



「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  
--<約伯記>三十八章,十一節

        屬於「感知之境」的《勞動者》所要傳達的是,動物本能下性衝動的「勞動」狀態。筆者試圖藉由生物的特質來突顯人的潛在性格,自然生物一直提供了原始的象徵功能,牠們與人之間也存在著暗示、隱喻的基本特質,例如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所著的《動物農莊》 中,藉由各種動物特質去嘲諷獨裁的政治體制,在故事中,豬是獨裁者、狗是幫兇……等的以動物來模擬人性。
      《勞動者》的畫面上交雜著的紫色、綠色血管,在其血脈噴張的血管之後,隱藏正在行歡的男女姿態,男性極具侵略、攻擊性的在上,像被花開嬌艷的花朵誘惑般,迎擊屁股翹起、顯得弱勢的女性,但下一步,女性卻像即將轉頭般,變成鮮綠的母螳螂頭,盯住在上位的男性(又像在盯視觀者),事實上母螳螂才是最具攻擊、危險的動物性(母螳螂在交配後會吃掉公螳螂)。
        筆者試圖以花朵與螳螂的圖像來象徵、強化兩性之間,在性衝動下的征服(或渴望被征服)、攻擊(或等待被攻擊)後的快感(或痛感),這樣的動物性本衝動只是一種勞動,這種只有肉體的勞動之下,潛藏著喪失靈魂,甚至損害生命的危機意識,也是筆者試圖藉由絢麗的色彩表象,以及強烈對立的符號所產生的迷離情境中,想要傳達的「感知之境」。



境地   油畫畫布  162x97cm


  在構思《境地時,想創造出一個超脫可感、可知之境的理想境地,心中感應到的,是簡單卻又豐美的心靈輕安之境地。筆者用藍色當色底,只用白色去罩染心中的白雲,在其單純的罩染動作過程之中,似乎在潔淨「感情之境」的過於濃郁,以及溫潤「感知之境」的衝突對立,在完成次件作品後,知、情、意似乎立即得到紓解,被「境地」慢慢撫平、沉澱。



陳沛逸
1976 生於台灣嘉義
2002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畢
2006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畢

個展
2005 <<逸樂境>> 師大藝廊,台北市

聯展
2002 <<明天會更好>>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新北是

得獎
2003 新世紀最佳潛力新人首獎
2003 陳景容油畫創作獎
2009 紀念李普同先生逝世10週年全國標準草書比賽臨書組  第一名









醍諾藝術空間
地址:桃園市泰昌三街193號
開放時間:AM 10:30 ~ PM 9:30
聯絡電話:0937586598
信箱:tingno.space@gmail.com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馮明上創作自述與簡歷

作品名稱:深坑煙雨
作品尺寸:180×9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胡粉
創作年代:2010
得獎紀錄:2011 第十六屆大墩美展(水墨類)入選
創作理念:房舍依山勢重疊,道路傍溪流蜿蜒,生活在這煙雨繚繞的城市,隱匿的故事銘刻在每一個小地方。記憶中的形象一旦被畫筆固定下來,就被抹除了,或許在一筆一筆勾勒這座城市時,我已一點一點遺失了深坑。用不肯定的筆調來記錄與時俱變的面貌和情感來試圖與觀者交換記憶,無論如何,你已專注在其中辨認形象,一堵白牆、一把傘、一個人,重新建構起正在發生的故事,一座湊巧也叫深坑的虛構之城。



作品名稱:聚落.老厝
作品尺寸:120×6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10
得獎紀錄:2011金門風華邀請展(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協會主辦)
創作理念:太多的曾經在本島堆積,受夠了掙扎在回憶凝膠裡的自己,當心靈已經拒絕接受更多的符號、更多的週而復始,是該放空認知的時候了,就算冒著失去最初印象的風險,也要前往金門,在古厝巷弄間遊走,在燕尾、洋樓與鐵絲網並存的異鄉裡穿梭,重新認識高粱酒、貢糖、風獅爺以及砲彈菜刀,不願再為自己的缺席而凝思神往,畢竟主控了故事的,不是場景,而是眼睛。
啟航 !  到金門走走 也許歸來 會是出發。



作品名稱:印象‧城市‧獨行
作品尺寸:120×9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10
得獎紀錄:2011 屏東美展(水墨類)優選
創作理念:鑑於自己總在不確定的抉擇下經驗著人生,漸而習慣用不肯定的筆調來建構我模糊的印象。無數個雨夜,孤身遊走街頭,記憶中的時空與人事物早已混淆,杜撰的場景藉由想像卻更顯真實。畫面在尋找的狀態下窺見慾望,在杯斛交錯的恍惚間流露空虛,城市生活的縮影裡有看得見的燈火通明、流光匆匆,也總有看不見的故事,正在進行



作品名稱:橋墩
作品尺寸:95×7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08
得獎紀錄:第十四屆大墩美展(墨彩類) 入選
作品收藏:姚淑敏
創作理念:濕冷的薄霧,灰濛濛的橋墩,我在纖細而遼闊的雨聲中感受無法言喻的淒美。
線條隨著尋找記憶的影像而游移不定,似曾相識的心象,透過尚未確定的狀態終於得以實現,意識與情感的殘像在具象和抽象之間堆疊、擺盪出另一種藝術表現的可能。



作品名稱:流離尋岸
作品尺寸:90×6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08
創作理念:用不肯定的線條摸索著那次流浪的記憶,在光鮮亮麗的高樓大道旁游走,在陰暗漆黑的巷弄迷宮裡獨行,在尋找中感受這座城市最堅韌的生命力,也在印象中勾勒雨水與陽光交雜、蕭條與繁華重疊、漂泊與歸屬並存的情感殘像




作品名稱:酒瓶與檯燈
作品尺寸:120×6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10
創作理念:ㄧ盞檯燈,幽幽照著昏暗的客廳,我在這個小空間起居,也在這裡作畫。當時的場景是靜止的,但我知道其實它們在動,空氣在動、光波在動、原子在動,從沒停止過。黑的也是,白的也是,它們閃爍、晃動、互相建構、互相破碎、互相交織、互相滲透,一切如此躁動,卻又如此寧靜。隨著漫長的作畫過程,靜物也有所挪動、減少、增加、替換,我同時在畫面上重疊影像、更動構圖、琢磨輪廓,在毫不起眼的畫面裡,重現著或杜撰著無關緊要的物件,像瞇眼般朦朧的形體,更像凝視之後闔上眼,在眼皮底下顯現的影像,或者說是種溫度、一種感覺,揉合了許多曾經,我在這裡思考、休憩、發呆,也在這裡哭過、笑過、愛過、痛過、幸福過、醉生夢死過。





作品名稱:寂光之城
作品尺寸:30×3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10
作品收藏:宋文茹
創作理念:夜幕中沿著點點燈光前行,駛過身旁的一輛車在寧靜中輾著柏油路稀稀瀝瀝。
他們說,這條路通往一座璀璨發光的不夜城。
他們說,那裡每扇門窗都鑲滿寶石,遍地鋪滿黃金。
他們說,數不盡的人群在那裡縱情狂歡。
他們說,你可以置身琳瑯滿目的精品與服務裡。
他們說,你也可以在喧鬧繽紛中享受虛榮、期待邂逅
但是ㄧ隻螢火蟲的光
都比那裡溫暖。





作品名稱:只能是彼岸
作品尺寸:30×30公分
作品媒材:水墨、AKD
創作年代:2010
作品收藏:宋文茹
創作理念:總在城市這頭遠望,用遙想或回憶建構河流那端的城市,但即使身處那端,同樣的情況亦然。橋樑再無這端那端的區別,僅僅串連起一種相對,當下與過去未來的相對、真實與虛幻的相對、存在與缺席的相對。有時候會懷疑是否一直弄反了這種相對,我發現自己更像身處彼岸,而且只能是彼岸。












教育背景:
                                    /  
2003/09-2006/06     美術創作碩士班(水墨組)      碩士(MFA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
1998/09-2003/06     美術學系             (國畫組)      學士(BFA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板橋
1995/09-1998/06     美術                            高中             私立興國高中/新營

展覽紀錄:
                                                                  /    
2010/10/02-2010/10/28     2010年馮明上水墨創作個展         板橋藝文中心藝文館
2006/05/29-2006/06/02     城市圖錄(馮明上畢業水墨個展)    美創所三年級/北藝南北畫廊
2005/02/19-2005/03/12     心感地圖(溫州藝術季II          美創所二年級/台北市溫州街
2004/10/15-2004/11/03     地下美術館(所評鑑展III          美創所二年級/北藝美術系館
2004/04/15-2004/04/22     所評鑑展II                        美創所一年級/圖書館地下室
2003/10/15-2003/10/22     新生入學展(所評鑑展I           美創所一年級/圖書館地下室
2003/07/15-2003/08/15     再現框內框外                      進學部五年級/板橋雙十路
2003/05/07-2003/05/28     框內框外(臺藝校外畢業展)        進學部五年級/華山藝文中心
2003/04/16-2003/04/03     臺藝校內畢業展                    進學部五年級/臺藝美術系館
2001/03/25-2001/04/08     迷你版畫展                        進學部三年級/臺藝綜合大樓
2000/09/28-2000/10/05     班展                              進學部三年級/臺藝美術系館
2000/04/25-2000/05/02     國畫組組展                        進學部三年級/臺藝美術系館
1999/12/30-2000/01/06     臺藝畫會聯展                      進學部二年級/臺藝美術系館
1999/10/02-1999/10/09     迷你版畫展                        進學部二年級/臺藝綜合大樓

工作經驗:
 起迄日期                                /     
 2009-2010             業界教師                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石碇
 2008-2010             3D動畫人員             駿逸工程有限公司/台北
   2004-2005             水彩教師                芃橘兒專業繪畫教室/新莊
   2005-2006             素描教師                芃橘兒專業繪畫教室/新莊
   2005-2006             兒童繪畫教師            芃橘兒專業繪畫教室/新莊
   2002-2006             國畫教師                私立天荷畫室/永和


專業成就:
2011年          第十六屆大墩美展(水墨類)入選
2011  屏東美展(水墨類)優選
2009年   第十四屆大墩美展(墨彩類) 入選
2007  高雄獎(水墨類)入選
2006  第十一屆大墩美展(水墨類)第二名  
2002  第七屆北縣美展(水墨類)第一名    
2002  NOKIA亞太藝術獎(水彩類)入選   
2002  警察節美展(水墨類)入選          
2002  第七屆大墩美展(水墨類)佳作     
2002  書篆觀摩展 佳作                  
2001  迷你版畫展 佳作                  
2001  亞細亞水墨交流展 佳作            
2001  第二屆南投美展(水墨類)入選      
2001  第五十五屆全省美展(水彩類)入選 
2001  書篆觀摩展 入選
2000  迷你版畫展 入選
2000  亞細亞水墨交流展 入選
2000  校慶美展(水彩類)入選
2000  北縣之美巡迴展(水墨類)佳作
2000  汗路美展(油畫類)入選
1999  師生美展(素描類)入選
1999  新滬尾寫生比賽(水墨類) 佳作
1998  師生美展(水墨類)入選
1998  校慶美展(素描類)入選



醍諾藝術空間
地址:桃園市泰昌三街193號
開放時間:AM 10:30 ~ PM 9:30
聯絡電話:0937586598
信箱:tingno.space@gmail.com